刘洪建: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省会贡献_最新发布_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发布

刘洪建: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省会贡献

[作者:社会科学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刘洪建: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省会贡献

春城先锋
2025年09月15日 19:41

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省会贡献

刘洪建

图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第3次亲临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云南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昆明将矢志不渝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发展、统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忠诚之志、感恩之心、奋进之力办好昆明的事,加快推进“六个春城”建设,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省会贡献。


图片

昆明城区。张成/摄


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云南,都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将立足产业结构不优、发展不充分这个实际,遵循特大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生态环境优良等特色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大力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加快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油化工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磷化工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发展,冶金产业向复合材料、合金材料、电子材料转变,推动烟草配套发展印刷、设备生产等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化工、冶金、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


微信截图_20250213232117.png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厂区。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供图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固态、钠离子、高镍多元等新技术项目,加快构建“资源—材料—电芯—应用—梯次综合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提升重组疫苗、血液制品、美妆等发展优势,构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物流装备、输变电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绿电优势,推进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发展。


_WSF5932.JPG

康乐卫士(昆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王俊星/摄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以应用场景创新为牵引,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培育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产业。




图片.png

今年以来,随着“四稳”政策措施发力显效,昆明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294.7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图为昆明市城区。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供图


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图片

昆明作为省会城市,聚集了全省最好的发展资源和发展要素,当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是昆明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畅通通道、用足平台、建好支点、深化合作,不断提升昆明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发挥通道优势。抓好渝昆高铁昆明段、昆明西客站、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等标志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着力打造辐射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水风光电综合开发,助推成品油出口、云电外送,打造安全可靠的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加快推进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1.jpg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停靠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图源:新华社


用好开放平台。持续发挥南博会等展会品牌效应,加快橡胶等6个交易集货中心(平台)建设,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光学仪器等优势产品出口,使各级各类开放平台成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


图片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图源:新华社


建好磨憨支点。推动“一地两检”查验模式和昆明南站铁路口岸临时开放等取得突破,加快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提升磨憨口岸承载能力和品质形象,把磨憨打造成为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图片

“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在磨憨站“相遇”。图源:“昆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中老铁路城市联盟实体化运行,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实施“心联通·云南行”等“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更好地服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图片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王俊星/摄


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图片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滇池水质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前列,城市品质形象持续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护好绿水青山,打造好金山银山,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生态优先,守护好绿水青山。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做好污染物削减和科学治水“两篇文章”,推动滇池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整体改善。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守护好昆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微信图片_20241115080815.jpg

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图源:“昆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坚持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零碳园区、“无废城市”,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和模式,做好“生态+”文章,深入开展“碳惠春城”试点,加快推进绿电高价值实现。




image.png

西山与滇池相映成趣。图源:“昆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着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示范
图片

昆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6.95%,民族地区占全市面积的57%,民族工作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我们将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富裕、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做好“融合”文章。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推动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边疆地区省会城市民族工作经验。


图片

民族团结一家亲。图源:“昆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做好“共富”文章。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用好“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全力推进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建设,推动村镇与园区、口岸协同发展,努力把磨憨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兴边富民示范区。


图片

边境幸福村——磨憨镇曼庄村。王俊星/摄 


做好“治理”文章。深化运用“全流程梳理关键环节、全链条排查风险隐患、全覆盖建立监管机制”的工作方法,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巩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成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命案防控,深化强边固防,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图片

昆明市人、城、湖、产关系更加和谐。图源:云南日报


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图片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将以中央提级巡视昆明为契机,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重塑昆明的政治生态,重树昆明的良好形象,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始终把政治生态建设牢牢抓在手上。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全链条加强对“一把手”的政治监督。紧盯“一把手”,采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蹲点调研、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一把手”监督谈话、集中开展警示教育等措施,形成工作闭环,实现对“一把手”的全链条监督管理。


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实干实绩导向,继续坚持“四用四不用”,抓好干部选拔任用、交流培养两个重点环节的工作,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