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市委召开全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建设暨社会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为昆明市社科院新成立的“昆明社会治理研究院”授牌。
程连元为昆明市社科院新成立的“昆明社会治理研究院”授牌
近年来,昆明市社科院按照市委《关于加强昆明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连元书记对市社科院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建设“市级高端智库”两大目标,抓住“转型和创新”两个关键,以改革为动力,落实“决策咨询服务、完善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三大重点任务,积极推动智库转型发展,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贡献才智。
1.建立动车机制,形成团结干事的合力。将4个研究所分别更名为产业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和城市战略研究所,将科研处改革为智库建设处,使所处室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建立赛马机制,激发比学赶超的动力。制定了以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为核心的《科研人员业绩量化统计细则》和对应的《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配套出台了《课题管理办法》和《关于院立项课题后期奖励性资助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深化科研人员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3.建立创新机制,形成开放合作的新型智库联盟。2018年,市社科院根据新型智库建设的需要成立了创新中心,与昆明学院成立智库联盟;与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云纺挂牌成立了“昆明市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基地”和“昆明市社会科学院云纺民营企业研究基地”,初步形成开放合作的新型智库联盟。
4.建立打井机制,形成争创一流的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社科院先后完成了《我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重点问题》《建设海外双创中心 提升昆明国际辐射力》《乡村振兴 春意盎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正当其时》《昆明乡村旅游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网络媒体眼里的昆明形象》《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陷入僵局》《昆明市乡村社会治理调研报告》《取消“奇葩证明” 优化营商环境》等一批对策性研究成果,以《昆明智库内参》的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并获得批示。
在社会治理研究方面,社科院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参与、承担昆明市社会治理创新相关研究和工作,完成昆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大课题《昆明“十二五”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参与编制《昆明市社区工作手册》,主持完成市社科规划课题《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立项开展《学习上海经验进一步创新昆明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课题,并与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市委课题《新时代昆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调研报告》。此《报告》已转换为《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规划纲要(2018—2035年)》、《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由于在社会治理研究方面成绩显著,经报市编办审批、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昆明社会治理研究院”在我院挂牌成立。
“昆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后,我院将积极借力国内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和资源,以项目合作为运行方式,打造一个专家意见收集、反馈、协作的智库平台。研究院将秉承“面向国际,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宗旨,充分发挥北京市朝阳区社工委、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在实践创新、学术交流、人才供给等领域优势;发挥市社科院在昆明社会治理研究中的本土优势,围绕推进我市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前瞻性实施相关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协同推进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在社会治理与国民经济发展领域的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社会治理领域高端智库,积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