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与云南省跨境合作区开展旅游合作对策研究》_信息公开_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

《昆明市与云南省跨境合作区开展旅游合作对策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0 来源: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昆明市与云南省跨境合作区开展旅游合作对策研究》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文化和体验经济特点的无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成为各国、各省市竞相培育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明正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两大机遇”,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区域内或跨境区域间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人才和旅游信息等的互补与整合。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河口、磨憨、瑞丽自古为我国与三个东南亚国家往来的重要口岸,是云南省最大的边境旅游口岸的目的地,具有代表各自国家民族的众多旅游景点,有很高的知名度,各国在这一区域文化同源、民族相近。当前,三个口岸已被列为云南省沿边开放的跨境合作区,深入细致地分析昆明市与云南省三个跨境合作区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实事求是地梳理相互开展旅游合作的难点,审时度势地把握旅游合作的方向,积极大胆地探索激活旅游合作的对策,对推动昆明市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昆明与云南跨境合作区开展旅游合作就是指昆明充分发挥自身旅游业发展方面的辐射力与影响力,积极加强与河口—老街跨境合作区、磨憨—磨丁跨境合作区、瑞丽—木姐跨境合作区相关城市和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快资源互补,加强共享共建,共同推进跨境合作区、乃至云南省,以及昆明市旅游业的跨越发展与品质提升。当前,昆明与三个跨境合作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合作:共同维护并规范合作框架,共同开展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共同进行旅游线路组合,共同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共同推进旅游从业人员交流与培训等。但从目前来看成效并不显著,其主要难点在于:合作机制不易构建,旅游要素不易创新,文化与旅游不易融合,企业积极性不易调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抓住国家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遵循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以创新理念方式、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进“13768”发展战略,既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旅游文化经济圈这一目标,建设昆明—河口—海防、昆明—磨憨—万象—曼谷、昆明—瑞丽—仰光—曼谷3条精品旅游走廊,依托玉溪、楚雄2个滇中城市及保山、普洱、德宏、西双版纳、红河5个沿边开放区,促进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共荣,实现规划共编、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品牌共建、市场协管、线路互接、客源互送、景区互动8个共同建设。到2013年,昆明与三个跨境合作区旅游合作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对相关合作机制、相关规划、合作方案、扶持政策的调查研究取得阶段成果。到2015年,相关合作机制、规划、政策基本制定完善,各方旅游合作发展平台基本建成,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初具规模,昆明与三个跨境合作区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到2020年,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成效显著,旅游六要素全面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全面建成,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确立。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