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昆明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发展研究》_信息公开_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

《新形势下昆明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发展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0 来源:昆明社会科学门户网]

国际友城(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ity)作为开展国际交流,推进城市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推进城市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是国际上城市之间联谊与合作的重要关系之一,也是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途径。云南、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联系紧密。昆明市的友城工作不仅贯彻了我国“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的总体外交方针,服务了国家整体外交需求,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区位优势。截止目前,昆明与南亚、东南亚签署正式协议的友好城市数量达10个,在中国所有省、区、市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充分契合昆明市建设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

该论文围绕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昆明市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等新形势,以国际友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获得的崭新发展机遇,以及昆明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基于自身与南亚东南亚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昆明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建设发展,深化友城间的民心相通,将会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是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深化双多边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先导;加紧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建设发展,是昆明抢占先机,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依托良好的交往基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切实行动。另外,昆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的重要节点城市。友城以点联线,以线带面的带动效应将有助于昆明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文章紧扣国家对外开放新战略对云南昆明的定位与要求,结合昆明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对于昆明市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不断深化南亚东南亚国际友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昆明要积极利用国家、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如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机制、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BCIM)以及云南省与西孟邦合作论坛(K2K合作论坛),7国驻昆总领馆,以及“南博会”等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会展的作用;加快“昆明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建设与完善;充分发挥青少年、热心友城工作的国际友好人士的作用;深入挖掘城市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华人华侨组织、民间对外交流组织、行业协会等的作用;不断加强提升友城学术与文化交流合作水平,致力于双方研究机构和智囊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双方合作的潜力和空间,破解合作的障碍和困难,充分发挥自身在政策、资源、资本,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双方在经贸、旅游、文化、农业、教育、环保、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该成果对于昆明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昆明市外侨办、昆明市友协、昆明市旅发委等)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